相比互联网产品的快速迭代,零售业的复杂性让很多创业者折戟于此。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零售思维在这里直接碰撞。典型的互联网思维是,必须先建立规模优势,只要用户基数起来了,**就是水到渠成的事。但由于受地理位置、竞争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,传统零售生意必然先要建立*小颗粒度的**模型,其次,才会考虑连锁化布局。
3公里生活圈的商业模式,应该是介于互联网思维与传统零售经营的中间形态,其**模型是以企业在这一物理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子业态为整体,来进行**模型的搭建和评估,强调联动性与互补性。
但这方面的难度也不小,私以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:
1、业态组合方式;科学的业态组合,是零售企业在3公里生活圈商圈存活下来的重要前提之一。设定业态组合的逻辑与整体**模型, 除了能增加覆盖面及营收空间之外,还能帮助巩固在该区域内的竞争壁垒。以*近大热的无人零售为例,自动售货机、无人便利店、无人货架等三大业态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应用场景,倘若组合得当,未尝不是一种理想的经营策略。
2、用户运营层面;3公里生活圈业态的复杂性,决定了它对用户消费数据的高度渴求。人货场的全链路数字化,正逐渐成为经营者降本增效的头号武器。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被反复应用的今天,如何**地洞察消费者心理,将极大考验平台的经营能力。
3、供应链成本;消费需求的高频迭代,以及终端业态的不断丰富,对于供应链的快速反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。如何在不影响体验的前提下,做到货物与人、场景的**匹配,需要数字化的供应链能力。目前普遍的做法是自建物流团队,但3公里的配送范围决定了,企业必须维持较高的订单密度以及客单价,方能抵平配送成本。
3年前,零售业态的竞争还是横向的——购物中心与购物中心*市场,百货商场与百货商场*用户,便利店与夫妻老婆店*服务……但这种情况未来或将发生根本性变化——纵向业态之间的竞争或将成为新常态,3公里生活圈将他们紧紧圈在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