粗菜细作、细菜精作、精菜妙作,是一种创新的理念,或者说是一种创新的思路。所谓粗的东西往往能给人带来乡情、带来健康,人们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。但是粗的食品原料,不作变革,粗制滥造,在餐厅里是不受欢迎的。“大蓉和”将米饭上撒上一撮碾细的玉米粒,用瓦罐蒸熟,金银相间,粗中有细,既好吃又好看,经常供不应求而成招牌。
菜根香的“菜根汤”,是要食客去找回米汤煮菜的那种口味、那种乡情,到菜根香吃饭的都喜欢点这款菜。问题是有那么多米汤呢?他们就**出用婴儿米粉调制米汤的办法,蔬菜选择嫩的、新鲜的,再加猪板油煮,于是这样的菜根汤比海味更受欢迎,成了招牌菜。
“大蓉和”的“蓉和 骨”,是将猪的棒子骨内的骨髓调味以后,插上吸管上桌的。成菜的视觉***,很大气,敲骨吸髓给了顾客新奇感和**之尊的感觉,成本低而售价却不低,在餐厅内走得相当好,而成了招牌菜之一。这些菜如果点破了都会做,所以没有做不到的东西,只有想不到的东西。
餐厅要塑造自己的招牌菜,又苦于没有新招怎么办?其实 简单的办法,就是让点菜率高的常规菜精益求精,让顾客冲着这几道菜来吃饭,招牌菜就自然形成了。创新菜哪有那么容易,即使创出来了,要成为招牌菜也是很难的。中国传统餐饮的**菜品非常多,在历史上是很受食客青睐的,那为什么有一些菜不太受现在的消费者欢迎了呢?小编认为这些菜点并非没有市场了,而是现在的厨师在用料上、制作工艺上,无法达到更佳水平。